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,相传为六朝建,是山前最早的佛教寺院。它背依泰山,前临小溪,清幽静谧,鸟声不绝。院内银杏双挺,油松对生,两丛梅花,翠竹亭亭。整个寺院荫蔽在青松翠竹之中,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冷暖宜人,确是一处胜地。人们大都慕名而来,瞻六朝古松,望老树筛月,别具情趣。不过,西院的一品大夫,说来也令人增加兴致。 一品大夫松,原名“师弟松”,是清代寺僧理修入寺时与师父共植。当时,寺院清静,游人稀少,理修天天以松树为伴,在树下习文读经,天长日久,便对松树产生了依恋之情。
一天,他坐在树下吟道:“僧栽松,松荫僧,你我相度如同生。松也僧,僧也松,依佛门,论弟兄。”吟成,理修马上把此诗告知师父,师父听后,不禁拍手叫绝,遂把松树取名为“师 弟松”。
光绪二十二年二月,楚仕何焕章游至普照寺,为寺里的景色所折服,赞叹不已。当时,寺里的住持和尚庆山师父陪他到西院,听到赞誉,自然欣喜无限,便邀何焕章题字,何焕章站在师弟松下,见此松袅袅婷婷,位于西院中央,树冠如棚,状如华盖,因为只有皇帝才能乘华盖之舆,便提笔疾书“一品大夫”四字,刻于石上,此名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