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的第二位皇帝,他继位以后,以隋代的失败为借鉴,大力进行改革,选贤任能,还善于听取反面意见,知过必改,从而使国家昌盛,出现了“贞观之治”的大好局面。 贞观之初,朝中有些大臣为了讨好太宗,表奏封禅,认为太宗自执政以来,既有文治,又有武功,既有仁爱之道,又有崇信之心,应该展礼名山,以谢天地。这一建议遭到了大臣魏征的极力反对。他认为自隋代以来,天下大乱,泰山附近州县遭受的灾难最为严重,如今皇帝要封禅泰山,一定会加重那里人民的负担,而招至百姓的反对。太宗当时虽也有意封禅,但他听魏征讲的确有道理,就打消了封禅泰山的念头。 但是,到了贞观六年,文武百官又以初平突厥、连年丰收为由,重提封禅泰山之事。这时唐太宗的态度非常明朗,他对侍臣说:“文武百官皆以封禅泰山为盛事,劝我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,这确实有悖于我的真心。我只想天下太平,老百姓能丰衣足食,如果是这样的话,就是不举行封禅之礼,也可以与尧舜比德。如果老百姓的衣食不足,国家不富强,边疆不宁,即使到泰山举行封禅,与残暴的夏桀、商纣有什么不同呢?以前,秦始皇自认为德洽天下自称皇帝,登封泰山,挥霍无度,十分奢侈,终遭历史的唾弃。汉文帝躬行节俭,轻刑文治,不事礼泰山,而成为一代有德之君。况且《礼记》中说:“扫地而祭,只是表达一种至诚至信的心情,何必非要登上高山告天,在那三尺土坛上祭地呢?”唐太宗力排众议,没有来泰山封禅。 但是,唐太宗作为一代贤明通达的君主,虽如是说,却仍经不起封禅的诱惑,在诸多大臣的怂恿下,经过精心准备,至观十五年(公元641年)下诏封禅泰山。可惜天公不做美,东至洛阳宫时,天空出现慧星,太宗以为不吉,于是封禅告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