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还有一些涉及泰山的诗句。他在赴陕西风翔府判官途中路过京兆(今陕西西安),与京兆尹、曾任郓州知州,久居东平的刘敞痛饮数日。刘在京兆搜集了数十件石器,以此考察三代制度。苏轼观赏这些石器,大有沧桑之感:“都城日荒废,往事不可还。惟余故苑石,漂散在人间……君持刘李未,不能保河关。况此百株石,鸿毛于泰山。”(《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,石本唐苑中物,散流民间,刘购得之》)
元祐六年(1092)八月,苏轼出知颍州,到任后象在杭州疏浚西湖那样疏浚颍州西湖。竣工之后,他赋诗把两处西湖作比较,说:“泰山秋毫两无穷,巨细本出相形中。大千起灭一尘里,未觉杭颖谁雌雄。”(《轼在颖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,未成,改扬州。三月十六日湖成,德麟有诗见怀,次韵一首》)
苏轼还有五篇关于泰山的杂文。其一为《书徂徕煤墨》,见于《东坡全集》卷七十,介绍徂徕煤墨的独特秉性及药效:
徂徕珠子煤,自然有龙 气 ,以水调匀,以刀圭服,能已鬲气,除痰饮。专用此一味,阿胶和之,捣数万杵,即为妙墨,不俟余法也。陈公弼在汶上作此墨,谓之黑龙髓,后人盗用其名,非也。
苏轼幼年尝读徂徕先生石介的《庆历圣德颂》,惊叹不已,徂徕情结萦绕于心,于此发为一端。
其二为《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叙》,载《东坡全集》:
洞庭之南,有阿育王塔,分葬释迦如来舍利。尝有作大施会出浴之者,缁素传捧,涕泣作礼。有比丘窃取其三,色如人含桃,大如薏苡,将寘之他方,以众生福田。久而不能,以授白衣方子明。元丰三年,轼之弟辙谪官高安,子明以畀之。七年,轼自齐安蒙恩徒临汝,过而见之。八年,移守文登,召为尚书礼部郎。过济南长清真相院,僧法泰方为砖塔十有三层,峻峙蟠固,人天鬼神所共瞻仰,而未有以葬。轼默念曰:“予弟所宝释迦舍利,意将止于此耶?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,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,皆性仁行廉,祟信三宝。捐馆之日,追述遗意,舍所爱作佛事,虽力有所止,而志则无尽。自顷忧患,废而不举,将二十年矣。复广前事,庶几在此。”泰闻踊跃,明年来清于京师。控箧中得金一两,银六两,使归求之众人,以具棺椁。铭曰:
如来法身无有边,化为舍利示人天。
伟哉有形斯有年,紫金光聚飞为烟。
惟有坚固百亿年,轮王何育愿力坚。
役使空界鬼与仙,分置众刹奠山川。
棺椁十袭閟精圜,精光昼夜发层巅。
谁其取此智具权,佛身普观众目前。
昏者坐受远近迁,幂行黑月堕坎泉。
分身来化会有缘,流转至此谁使然。
并包齐鲁究海壖,邝悍柔淑冥愚贤。
愿持此福达我先,生生世世离垢缠。
真相院旧址在泰山西麓长清县城内(今长清县粮油加工厂院),始建于宋嘉祐年间,元丰年间又建起舍利塔。苏轼是铭作于元祐二年(1087),记叙了元丰八年(1085)十二月,苏轼自登州赴京途中过真相院,乃舍以苏辙所藏舍利,后又施金为置棺椁始未。1965年在舍利塔地宫中发现苏轼题名刻石,长83厘米,宽62厘米,厚13厘米,正书小宋,22行,书法极为工整,是苏轼书迹中难得的精品。现存长清县博物馆。